台北松山慈濟人穿著雨鞋與便裝抵嘉義大林走春,文素珍師姊帶領著隊伍不斷地揮手前進,游美雲師姊帶大家邊拍手邊呼祝福的口號:「感謝天地!感謝天地!感謝天地!五穀豐收!大家一起GO!GO!GO!」(攝影者:鄭茂成,地點:大林慈濟醫院大愛農場,日期:2011/02/12)





 

一群都市人下田,驚叫聲連連,腳陷在泥土中進退不得,但歡樂滿田園。(攝影者:鄭茂成,地點:大林慈濟醫院大愛農場,日期:2011/02/12)





 

志工魏文鳳〈前右1〉全家十一人參加,拔了好大顆的蘿蔔,全家歡樂融融。(攝影者:鄭茂成,地點:大林慈濟醫院大愛農場,日期:2011/02/12)



2011年2月15日 蔡秀錦


2011年2月12日一早,台北松山區近九十位慈濟人攜家帶眷,要前往大林慈濟醫院大愛農場參與今年的下田春耕活動,享受另類的新春團拜學習之旅。

學習敬天愛地的春耕之旅

接近農場時,大家忙著整裝換雨鞋。車子一到目的地,遠遠的就看到簡守信帶著醫護人員揮手唱著歡迎歌,文素珍師姊也帶領著隊伍不斷地揮手前進,游美雲師姊帶大家邊拍手邊呼祝福的口號:「感謝天地!感謝天地!感謝天地!五穀豐收!五穀豐收!五穀豐收!大家一起GO!GO!GO!」「田中的大病院,大林醫院,大愛醫生館!收視第一!」彼此呼應呈現一家親的熱鬧氣氛。

瑞娥師姊說:「大林醫院學習當農夫已進入第四個年頭了,我們很願意為大地盡一份心力,今天所播下的種子,一顆顆的小米粒在每年的歲末會成為愛心,結緣到全世界各地。」在虔誠的祈禱後,簡守信院長以詼諧的態度為大家帶來新春的祝福。

簡院長說:「其實我期待寒流來,讓大家體會農夫風吹雨打下田的辛苦,你們全部武裝得像是要去幫災民清理家園,等等最好的方式是赤腳,感受土地的力量。這片有機米今年我們想弄出一個慈濟的logo,歡迎預購受祝福的稻米。旁邊這個水池,水利局種了會危害生態的布袋蓮,我們會設法改種菱角,讓它成為親子同樂的生態池。」
簡院長赤腳帶著這群都市人下田,馬上就驚叫聲連連,腳陷在泥土中進退不得,「哇!救命啊!拉我一把!我動不了了!」沒插幾株,就已經滿身污泥,到處都是笑聲喝著驚叫聲,還有小朋友跌得人仰馬翻灰頭土臉,糗事一籮筐,但歡樂滿田園。

一上岸,大家忙著將手、腳洗乾淨,捐地給大林醫院的青草伯鄒清山,一直親切地招呼每個人:「來!來!來!喝一杯薑母茶,也有青草茶,才不會冷。」他在大林醫院已煮了十五年的青草茶,從不間斷,他靦腆地說:「誠意吃水甜,一杯青草茶很便宜,大家喝了高興,就值得了,不累,賺歡喜。」

以關懷為本落實在生活中

中午回感恩樓用餐,菜餚色香味俱全,邊用餐邊看大林醫院慶祝十週年的影片,餐後,文素珍師姊、陳欽義師兄代表松山區贈送金棗、春字串、環保頭巾及上人與弟子的對話書等伴手禮,簡院長亦回贈每個人一包蘿蔔干。

頗具文學、藝術素養的簡院長分享大林醫院成長的心路歷程。他強調:「沒有人文就沒有醫療,醫療的本質是重視病人的感受,這裡是個以關懷為本,把專業發揮到淋漓盡致的世界級醫院。關懷就是醫療,除了專業,更要以人文來護生、來愛大地,並做好環保,在鄉間尋找都會生活的根,將大林當成自己的家。」

一行人到醫院的大愛農場拔蘿蔔、撿馬鈴薯,心血來潮,游美雲師姊帶著大家齊唱著:「拔蘿蔔,拔蘿蔔,嘿呦!嘿呦!拔蘿蔔,簡院長!快快來!快來幫我們拔蘿蔔……」田梗間笑聲盈盈。

長得十分甜美的張霈馨和媽媽葉耀雯來參加活動,她玩得不亦樂乎,奔跑在馬鈴薯田裡幫忙採收。她直說:「媽媽妳看!這顆好小耶!能不能吃啊!」葉耀雯告訴女兒說:「小的留下來,我們買大的回家吃。」臉紅通通的霈馨用力點著頭說:「嗯!好。」

魏文鳳全家十一人參加,拔了好大顆的蘿蔔,全家歡樂融融。剛受證慈誠的魏文力說:「原本就會有家族聚會,春耕學習之旅讓今年的聚會更有意義」她的妹婿陳峰和望著大顆的蘿蔔說:「希望今年可以拔得好彩頭,風調雨順,無災無難。」這是個菩薩家庭,魏文鳳受證後,積極帶動家人參加培訓、見習。

里長用心經營環保社區

離開大林醫院後,前往得到嘉義縣環保獎項的示範社區明華里觀摩,陳鈞博說:「醫院啟業時就積極加入各社區的總體營造工作,有八個社區改造成功。明華里得到嘉義縣節能減碳社區的第一名。」

里長江志明帶領著社區居民列隊歡迎慈濟志工的到來。他將閒置的托兒所改建成里民活動中心,內部都以回收的資源來佈置,將鄉村就地取材的特色充分表現出來。他一人當里長全家人都勤於服務里民,並召集里民定時每個星期打掃社區的街道,並做資源回收與分類。

江志明說:「第一顆福慧紅包的種子是從我們家的田生產出來的,大林慈院團隊用心輔導我們,只要有困難就找慈濟幫忙解決,理當感恩圖報,所以我們協力幫忙醫院成立有機的大愛農場,更建立了彼此濃厚的友誼,在互動中一起學習成長。」

新春的南部學習之旅,讓每個人在歡樂的氣氛中,提醒自己要敬天愛地,尊重生命,將素食、環保的理念落實在日常生活中,並將慈濟人文的關懷力量釋放在社區每個角落,做個知福、惜福再造福的人。【更詳盡報導 請參閱慈濟社區網

(文:蔡秀錦  台北嘉義報導 2011/02/12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161-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